利用人类共生病毒组的未开发力量

病毒是每个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成员,包括人体 ( 1 )。一个常见的误解是所有病毒都是有害的。事实上,病毒与人类宿主的关系可能是致病的、共生的或共生的。在后一种情况下,病毒从宿主中受益,但既不伤害也不帮助宿主 ( 2 )。共生病毒与人类细胞一样丰富,它们共存已达数千年之久,使我们的免疫系统能够将它们识别为我们自己的一部分。指环病毒是人类共生病毒中最丰富的成员之一 ( 3 )。指环病毒科被认为从出生起就存在于每个健康人类体内,通过胎盘血在母体间传播,此类病毒在人类宿主的一生中都存在 ( 4–6 )。

利用人类共生病毒组的未开发力量

指环病毒科 (Anelloviridae)包含 30 多个属 ( 7 ),其特征是二十面体病毒体包裹着一个小的单链 DNA (ssDNA) 基因组 ( 8 )。Anello在拉丁语中是“环”的意思。指环病毒因其环状基因组而得名。大多数健康人感染了构成个体“指环组”的独特指环病毒谱系,此类病毒存在于研究人员研究过的几乎所有人体组织中 ( 9–12 )。几十年来,由于这类共生病毒与人类疾病无关 ( 5 ) 且无法培养,因此对其研究不足——直到一小部分研究人员开始研究可能使指环病毒具有极高医学价值的生物学特性。

指环病毒的独特生物学

指环病毒于 1997 年首次在人类中发现(13)。此后,学术研究人员发现了该病毒家族不断扩大的多样性和宿主范围(6, 14–18)。尚未观察到与人类疾病有关的证据。指环病毒难以培养,早期研究仅限于对其多样性、分布和趋向性的基因组测序。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健康个体进行的广泛测序形成了对指环病毒作为健康人类病毒组组成部分的新视角(6, 18, 19)。

多样性:靶向测序显示,指环病毒的进化和传播几乎没有限制,因此个体指环病毒组内存在显著的多样性(6)。指环病毒的多样性甚至比其他人类病毒(包括腺相关病毒 (AAV))的多样性高出三到四倍。指环病毒已在整个动物界中发现,但迄今为止,仅观察到三种属会长期感染人类:alphatorquevirusbetatorquevirusgammatorquevirus。其中,alphatorquevirus 是最丰富的谱系。指环病毒的广泛多样性因人而异,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度稳定(6, 19)。

持久性:早期证据表明指环病毒可通过输血传播(20),这引发了对指环病毒在个体内和个体间动力学和传播性的大规模研究(6)。此类研究的结果表明,一个个体的指环病毒可以传播给其他人,并在其他人体内持续存在数月,与接受者自己的指环病毒无缝融合(6)。后续研究在受试者血液样本中检测到了超过 30 年的特定指环病毒谱系(19),表明指环病毒在人类中具有长期稳定性。

趋向性:指环病毒已在心脏、肌肉、视网膜和许多其他组织类型中发现。通过对人体进行广泛的基因组测序,发现了这种天然的广泛趋向性(9–12)。 2022 年的一项研究表明,从视网膜组织中分离并注射到小鼠体内的指环病毒表现出对其分离组织的趋向性(21)。这些结果表明指环病毒衣壳具有实现组织特异性趋向性的属性。

不与宿主基因组整合:指环病毒的一个关键特征是其基因组以游离体形式存在于宿主细胞核内(6)。这种不整合消除了插入诱变的风险,并且在非分裂细胞中,游离体可以在细胞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一直存在于细胞核旁边。

免疫隐身:指环病毒与人类疾病无关,并且与我们的免疫系统共存了数千年,这表明免疫系统缺乏对指环病毒感染的参与。在前面提到的输血研究中,接受者尽管被供体指环病毒“同时感染”,但并未对供体指环病毒表现出致病反应 ( 6 )。研究人员使用全面的指环病毒抗体分析工具,发现天然指环病毒的免疫优势甚至高于其他人类病毒 ( 22 )。

这种免疫隐身性一直是个谜,直到发现独特的病毒结构。我所在的公司 Ring Therapeutics 的研究人员拍摄了指环病毒衣壳的高分辨率图像,发现了 60 个开放阅读框 1 (ORF1) 蛋白片段,这些片段具有改良的果冻卷结构域核心结构,残基从表面延伸出来,形成一种新的细长表面结构,其中高变区位于顶端 ( 23 )。其中五种表面蛋白堆积在一起,形成类似皇冠的环状结构。指环病毒皇冠的顶端是一个由高变区形成的结构域,据推测该结构域在空间上阻碍抗体与关键的 ORF1 基序结合。这种空间效应可以阻止抗体识别,使指环病毒能够反复感染人类,同时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需要进一步研究来验证这一假设。

我们利用天然指环病毒的独特特性设计了一类病毒载体疗法,我们称之为“指环病毒载体疗法”。我们的合成载体旨在表现出与野生型指环病毒相同的特性(6、21–23)。这些载体提供的疗法具有安全性、可重复性和有效性的潜力,有助于更广泛地引领基因治疗和可编程医学的新方法。

制作 AnelloVector 疗法
AnelloVector 疗法的设计利用了大量有关指环病毒的新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有助于将共生病毒转化为有效的疗法。之前培养过程中的困难阻碍了对指环病毒的研究。然而,2022 年的一项研究展示了一种成功的指环病毒体外生产系统,为更深入的研究打开了大门 ( 21 )。

从展示人体中指环病毒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到加深我们对指环病毒结构的了解,Ring 致力于推进指环病毒研究,以利用病毒的特性进行治疗应用。该公司的捕获测序技术帮助构建了世界上最大的人类指环病毒基因组数据集合 ( 6 )。2021 年,该数据库包含 5,000 多个病毒序列,而且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长 ( 6 )。挖掘这些数据已开始揭示关键见解,最值得注意的是 ORF1 衣壳蛋白定义了指环病毒生物学的关键方面。

研究人员已通过实验证实ORF1基因编码相应的衣壳蛋白(21, 23)。他们还筛选了几种针对人血清的指环病毒肽(例如与 ORF1、ORF2、ORF3 和扭力环病毒凋亡诱导蛋白 (TAIP) 相关的肽),以检测潜在的免疫反应性。绝大多数(约 85%)筛选材料均未显示反应,少数抗体反应性肽主要局限于 ORF1 的 C 末端区域(22)。然而,当 ORF1 在细胞系中表达以产生病毒颗粒时,ORF1 表现出 C 末端区域的蛋白水解,表明 ORF1 的免疫原性区域可能不是颗粒形成所必需的(23)。

一旦通过体外筛选指环病毒特性验证了基因组预测,这些数据就可以反馈到机器学习系统中,以设计指环病毒的后代,以增强载体特性,如组织特异性趋向性、可重复性和无免疫原性的效力。合成并培养了一种从人视网膜上皮中分离出基因组的指环病毒 ( 21 )。然后将重组病毒重新引入其原始组织,在那里它表现出比使用 AAV 所能达到的更高、更有效的特定感染性,为应用指环病毒载体疗法提供了原理证明 ( 21 )。

现在,人们对指环病毒的组成成分有了比以往更深入的了解,设计指环病毒以运送非原生有效载荷以用于多种适应症具有巨大的潜力。有效载荷的多功能性加上可扩展制造的潜力,可能使指环病毒成为基于共生病毒组的可编程药物的有前途的平台。

相关新闻

  • 久保田离心机维修:专业团队为生产效能 “续航”

    久保田离心机维修:专业团队为生产效能 “续航”

    在化工、食品、环保等多个行业,久保田离心机凭借高效的分离性能和稳定的运行表现,成为众多企业生产线上的关键设备。然而,长时间高强度运转下,离心机也会面临各种 “健康问题”。此时,专业、及时的维修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久保田离心机维修团队以其深厚的技术沉淀和贴心服务,成为众多用户信赖的后盾。 一、常见故障类型及成因 异常振动与噪音 久保田离心机在运行时,若出现异常振动和噪音,可能是多种原因导致。转鼓不平衡是常见因素,长期使用后,转鼓内附着的物料不均匀或部件磨损,会打破原有的平衡状态;轴承磨损也是一大诱…

    行业动态 2025年5月26日
  • 久保田离心机售后:以专业服务,为科研与医疗持续赋能

    久保田离心机售后:以专业服务,为科研与医疗持续赋能

    在科研与医疗领域,离心机作为关键设备,其稳定运行直接关乎实验进展、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以及生产流程的顺畅。久保田离心机凭借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与卓越品质,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而其备受赞誉的售后服务,更是为用户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成为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坚实的依靠。 久保田离心机产品线丰富,涵盖了多种型号,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多样化需求。比如,KUBOTA 9942 作为血液专用离心机,专为血液样本的精准分离设计,在血站和医学研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KUBOTA KA2200 免疫血液学离心机,凭借其出色的…

    行业动态 2025年4月30日
  • 久保田离心机官网

    久保田离心机:高效分离技术的权威之选

    在现代科研和工业生产中,离心机作为一项关键的分离设备,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化学分析、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久保田(KUBOTA)作为全球知名的离心机制造商,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先进的技术和可靠的稳定性,成为了众多科研人员和企业的首选。久保田离心机官网(https://www.kubota-centrifuge.cn)作为该品牌的专业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了全面的产品信息、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确保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无后顾之忧。 久保田离心机以其独特的分离技术和高效的操作性能,满足了用户对极致血液离心需求的…

    行业动态 2025年2月10日
联系我们

phone-logo 400-6965350

返回顶部
KUBOTA离心设备服务热线:
400 6965350